Life
关于信息的整理
Author: Liang Jiaxin | Published 2018-05-27 15:33:25 +0000

今天走在路上看手机(真是个坏习惯),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问题:如何高效地将已经预览过的信息以及长篇的文章进行整理还有分类?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困扰了我不太短的时间了。 每天我们都会浏览知乎、钛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各种信息。但是往往我们都是“阅后即焚”,大量涌入的信息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快速遗忘只剩下对信息的印象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应当考虑建立简便而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应对。解决的办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个人阅读习惯
  • 阅读工具
  • 收藏工具
  • 分类方法

个人阅读习惯

首先,个人阅读的习惯对于信息洪流的下的有效信息的吸收以及整理十分重要。每当我们点开一篇文章的时候,应当先浏览摘要(如有),以及预估文章的长度和浏览框架。长度方面应该符合我们预计的剩余阅读时间,尽量能够做到短文阅读不分两段的方法。这是因为我在以往常常把文章打开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边开始细读,导致一个空闲的时段未能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继而出现了续读引起的思路不连贯。如果发现文章质量较优,则应当放至收藏工具中相应的分类,如“稍后阅读”栏。

其次,要学会筛选相应的文章主题,尽量少阅读一些无用的鸡汤文和八卦文。这类文章通常阅后除了短暂给予自己好奇心的满足以外,没有太多用处。要及时止住自己对这类无用文章的阅读。

再者,阅读文章是应当有意识地对文章进行框架的梳理和逻辑的总结。但凡比较优质的文章,作者在写作时必定会遵循一定的思路进行书写,或循序渐进、或并列排开。我们如果按照流水账的阅读习惯,容易使得我们对观点的梳理产生混乱。不过这也跟文章的类型有关。

另外,对于需要长时间阅读的文档(如技术文档、长篇小说)。建议利用每天固定时间阅读。虽然我自己也还没有总结出最好的办法来应付这种阅读,但是个人感觉这种方法还是可以借鉴的。欢迎讨论。

阅读工具

阅读工具一般都是基于所阅读信息源的客户端。最好是能具备书签和高亮功能,方便阅读完以后进行关键信息输出和整合。如果能具备笔记功能则更优。不过我自己暂时还没有在除了书籍阅读的APP以外见到哪个客户端能提供这个功能。

收藏工具

这个也是十分关键的。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人的遗忘速率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如果想真正吸收一篇好文章之中带给我们的思考或者经验。应当充分利用书签或者收藏功能来为我们时候的后顾提供便利。幸运的是大部分文字阅读类的工具都提供了相关的功能,衍生的功能便是收藏夹、书签、高亮。收藏的时候也尽量能有一定分类(下面也会讨论)。这样方便日后分类回顾和偶尔的信息回溯定位与检索。

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并没有固定的套路。可以考虑按照主题进行分类(通常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文章的主题的提取也比较讲究。因为一篇文章往往是涉及到多个类型的关键词的,如一篇讨论关于无线通信当中5G的科普文,我们可以将其归类为 无线通信、5G、科普文、甚至工程应用都不能说这个分类是错的。但是留意到的是,我们的分类是为了方便日后回顾和检索,那么这个分类应该是符合我们日后的需求。如果一个人喜欢按照科技类主题细分,那么刚刚提到的这篇文章就应该归入无线通信一类。如果对科技类没有太多细分的需求,那么归入科技类科普分类即可。

对于分类的具体方法,我还会考虑去参考一些资料来学习高效的办法。

P.s. 不少工具还能给文章分 CatagoryTags,这时候我们要善用这两个功能的结合。一个用来做大的分类,一个用来做主题词提取。

This page was last updated at 2023-10-08 15:10.